大家好,谢谢大家来,我们三个人都不太会说,所以都要看稿子。
我想说我做这个展览,实际上给跟我一样的普通市民、普通人看的一个展览。因为呢,我跟大家一样都在经历一个非常忙也非常快的一个时代,我们有很多东西要消化。所以这个展览花了很多时间,也很用心,就是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安静的时光,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我的创作,一般情况是在工作室,在书堆里,但是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自然的环境里。因为我们在城市住久了,就需要一些阳光和空气。我发现在自然界里创作经常会更新我的大脑,因为自然不听我们的安排,它没有交通规则,也没有八小时工作制。它就是它的样子,我只能就着自然,所以自然给我很多的启发。我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更新我的大脑,我的身体也会变得健康。
这个展览,我想把我从自然现场当中获得的健康的感觉传递给大家,传递给观众。我的创作的基本源泉来自于古代的一些意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比如说很多傻子干的事,比如刻舟求剑、水中捞月、抽刀断水,像这样子很傻的事情,我都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呢,你们可以看我作品的每一个题目,大家都很熟悉,也非常古典。但是你们看我的作品名字和作品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活在现在的人借用古人的思考,来想一想这些古代的意象、典故,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里,还能不能被拿来用或者触发一种什么。至于我的思考对不对、效果怎么样,我想大家可以跟我一起去看一看。
我虽然是一个大学老师,我妈妈、妹妹、姐姐今天也来了,我们是来自一个很普通的家庭,我们周围的朋友也都很普通,我的趣味也就是普通人的趣味,我喜欢的故事都是以前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其实在我小时候留下很深的印象。我的工作方式、创作的这些东西,其实也都是很民间的。我是一个从中国的古典文化和民间里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所以我是一个很地道很土的一个人。大家看一看,这个土气息、泥滋味的感觉。
这个展览我们已经筹备了两年,我和馆长老布已经认识很多年,从他当馆长后我们就在筹划这个展览,花了很多精力,也花了很多钱,就是为了还原这个感觉。我要感谢一下苏州高新文旅集团还有胡馆长给我的帮助,包括馆里面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帮助。另外我要谢谢我的搭档石可,给我写了一篇特别好的前言。我的制片人张海丽,为我们的草原之行成为可能,还有策展人刘畑、魏珊,还有吴凡蕊,他们对我作品的理解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包括这个展览的呈现。因为这个展览的呈现其实是很现代的,也很细腻。然后我还要谢一下我的老家漳州九侯山管委会的沈金明主任还有林场沈添寿,他们给我的在我拍摄的过程中给我很多的帮助。因为拍摄的条件非常困难,他们都是很神奇的人,就是民间的力量,我想要什么他们就可以做出什么东西,所以有很多很神奇的片子实际上是因为有他们的帮忙,不然的话根本就拍不出来。还有在藏区帮助过我的藏民朋友,像洛桑、扎西、扎布、拉姆和卓玛,他们也是另外一群很神奇的人,虽然距离很远,但对我来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另外,我的作品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很多的团队支持,所以我的很多朋友、学生、摄影师都特别棒,像陈金、阳巧、林如凯、王博、马永哲、董兆麟、逸琳、毛毛、蘑菇,他们很多人给我的支持,我要谢谢大家。